你的位置:重庆实时交通app可查看 > 新闻动态 > 2025高考录取结束, 出现2个 “不对劲”, 考生家长大呼后悔!

2025高考录取结束, 出现2个 “不对劲”, 考生家长大呼后悔!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7:14    点击次数:65

随着 2025 年高考录取工作落下帷幕,许多家庭的心情却如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。

今年的录取结果中,出现了两个让家长和考生始料未及的 “不对劲”,不少家长直呼后悔,深感志愿填报时考虑不周。

这两个 “不对劲” 究竟是什么?又为何会让家长们如此懊悔呢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
一、“干净” 专业组分数暴涨,稳的专业组录取但专业被调剂

在新高考 “院校专业组” 模式下,专业组的设置对录取结果影响重大。

所谓 “干净” 专业组,最初是由张网红提出来的,目的是解决专业被调剂问题。

通常是指组内专业都是当下热门、考生报考意愿强烈的专业。比如计算机类、电子信息类专业组成的专业组。

还有的专业组,只设一个专业,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比如自动化专业。

这些专业组由于备受青睐,报考人数远超计划招生数,关键是高分考生放弃可能录取的其他院校比较“不干净”的专业组,直接下来抢报 ,录取分数自然水涨船高。

以某热门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组为例,今年该专业组在本省的招生计划为 50 人,而报考人数竟高达 500 人,而且大多都比往年录取位次更高,录取比例达到了 10:1。

最终的录取分数线比去年上涨了 20 分,许多原本以为分数稳够的考生根本没有投档机会。

而那些选择了相对 “稳” 的专业组的考生,虽然成功被该专业组录取,却遭遇了专业调剂。

这是因为这些专业组内既有热门专业,也有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。由于平行志愿只有一次录取机会,必须勾选服从调剂,而热门专业计划有限,如果没有分数优势,被调剂到冷门专业自然就难以避免了。

例如,小张同学今年高考成绩 580 分,想报计算机专业,所以他选择了几十个带有计算机的专业组报考,并被一个“稳一稳”的普通高校专业组提档。

该专业组内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自动化、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专业。

由于580分只超了专业组投档线3分,跟同组其他考生相比,没有优势,最终未被心仪的计算机专业录取,被调剂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。

小张和家长对此懊悔不已,他们表示:当初只想着可能进这所学校,专业组内又有计算机专业,而且看往年位次也够用,没料到会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。

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。

其一,家长和考生对专业组的热度预估不足,盲目跟风报考热门专业组,忽略了过高的竞争风险。

其二,保专业留的分数余量不够,对其他考生没有竞争优势,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被调剂的情况。

二、“凑数” 填的专业或专业组被录取,不想去,非常后悔

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,都有部分考生和家长为了增加录取机会,会在志愿表中填上一些自己并不感兴趣、甚至从未深入了解过的专业或专业组,权当 “凑数”。

很多家长不约而同认为,不填白不填,填了就是赚。

然而,今年有不少这样 “凑数” 填报的志愿却意外被录取,让考生陷入两难境地。

小李同学和家长就是其中之一。

他在填报志愿时,为了填满志愿表,让志愿表看起来更好看,冲了了几所往年录取分数较高、偏远地区的院校专业组(占便宜的想法)。

结果,他被其中一所院校的专业组录取,专业是农业资源与环境。

小李对这个专业毫无兴趣,且觉得学校地理位置过于偏远,想要复读却又担心明年的不确定性,十分纠结。

小李的家长无奈地说:“早知道就不随便填这些志愿了,现在孩子不想去,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
无独有偶。山东一位513分考生家长,为了凑够96个专业志愿,也是在靠前的专业志愿,为了“冲一冲”,填上了往年不可能录取的安徽理工大学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。

结果录取了,又觉得太远,不想去。

这可怎么办呢?复读?又不甘心。

这种情况的出现,主要是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的严肃性认识不足,存在侥幸心理,认为 “凑数” 志愿不会被录取,碰碰运气,录取了可能占便宜,真录取了,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。

专业+院校规则虽然不存在专业调剂 ,但只要你敢报,考试院就可能投档, 大学就可能录取。

面对这些 “不对劲” 的情况,家长和考生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。

在今后的高考志愿填报中,要深入研究专业组的设置和录取规则,合理评估专业组的热度和竞争风险,避免盲目跟风。

同时,认真对待每一个志愿,对填报的专业和院校进行全面了解,结合自身兴趣、职业规划等因素,做出理性的选择,切勿因一时疏忽而留下遗憾。

你选的大学和专业到底好不好,你可以不清楚、不知道,但填上去的,必须是自己想去的大学、想学的专业,以免陷入各种不确定性。

三、“干净”专业组解读

网红们宣传的避免专业被调剂,只选“干净”专业组 ,只是一种营销花活儿。

其实用价值,非常低。

现在大数据十分发达,比如笔者设计的三维大数据,甚至可以直接拉出单设专业组清单(只有一个专业的小组)。

但这只是一种技术手段。

其他的机构老师或家长也可以非常原始、非常笨的方法,比如查大厚本,找到这些目标。

这些干净的专业组,只要不瞎,大家都能看到、都能找到。

打一个比方:报“干净”的专业组,就像是捡钱,而且分数高的先捡。

所以,“冲”这样的专业组,希望在哪里呢?

而把避免专业被调剂的希望,完全寄托在“干净”的专业组上,只有滑档一条路。

笔者今年实战中,给考生选了无数的干净(包括一个专业的)专业组,物理类冲刺的部分无一命中(全部大幅度涨分),只有一位历史类考生,冲刺命中了南京理工大学的马列组(限政治,有2个专业)。

为什么呢?

大概率是,历史类考生都被网红忽悠去报“法学、财会、汉语言”去了。

今年录取中的“不对劲”和背后原因,确实是发人深思……



Powered by 重庆实时交通app可查看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